首席来了|前海开源杨德龙:年轻人不要急于买房,把握权益市场投资机会

2025-05-20

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外金融市场持续震荡的背景下,叠加存款利率不断下行,投资者面临的挑战在加剧。

投资者如何顺应方向调整资产配置?怎么平衡收益和风险?5月20日,在《中国经营报》触角零观财经特别栏目《首席来了》中,记者采访了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

“过去四年,居民存款新增约60万亿元,目前我国居民存款总规模已高达160万亿元。”杨德龙指出,当前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维持低利率水平,一方面有助于资本市场走强,一个健康繁荣的资本市场,是提振信心、激发消费的有效抓手,也是破解当前经济困局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低利率有助于推动“存款搬家”,引导居民将沉淀在银行账户中的资金逐步转移出来,激活资金流动性,进而助力经济增长。

谈到年轻人是先买房还是先投资,杨德龙认为,房产的投资回报率不如从前,在很多城市,买房并不如租房划算。“年轻人不要急于买房。年轻阶段更重要的是保留试错的机会,可以考虑将资金用于投资、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或是争取一些财产性收入,从而为未来积累更多的可能性。”

存款“搬家”资本市场

《中国经营报》: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成为热点话题。存款利率持续下行的背景是什么?是否会成为长期趋势?

杨德龙:今年,存款利率继续维持下行趋势,与过去几年相比,存款利率更低,这也意味着我们已进入低利率时代,无论是存款还是贷款利率,都明显低于前些年的水平。在低利率时代,投资者需要关注一些投资机会,比如低利率环境下,权益资产往往会有比较大的超额收益,因为在股票定价模型中,利率在分母端,利率较低则有利于权益资产价格上涨,这也和宏观经济政策相配合。今年以来,政策面延续了去年“9·24”之后积极支持经济回升的节奏,近期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三个部门的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一揽子重磅政策,这些政策均旨在稳定经济增长预期、提振内需,同时支持资本市场持续活跃。

降低存款利率既反映出政策意图,同时也具备实际效果,能够推动我国经济稳步复苏,这对资本市场走强也能形成有力支撑。

《中国经营报》:在降息背景下,居民应该如何调整资产配置策略?

杨德龙:存款利率持续下降背景下,居民的选择并不一样。一部分人可能会选择基金投资来实现增值,因为今年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开始逐步走强,特别是科技股崛起,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AI板块大幅上涨,带来了很强的赚钱效应,吸引了一部分居民存款通过购买基金入市,也有一些居民通过直接开户入市来分享股市上涨的成果。此外,在低利率环境下,一部分居民可能会取出一部分存款进行消费,“促消费”是当前一个重要的政策抓手,前段时间我国出台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通过多方面措施来提振消费增速,从根本上看还是离不开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中国经营报》:权益类资产在当前宏观环境下的性价比如何?有哪些板块可以关注?

杨德龙:从资产配置比例来看,权益类资产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我国家庭资产配置,在以前房价高峰时,房子占到居民家庭资产的60%,而股票和基金等权益资产大概只占到5%左右,剩下的则是存款和银行理财等。这几年房价出现了比较大的下跌,据估算,现在家庭资产可能有一半左右配置在房子上,但配置在股票和基金上仍然不超过5%,而存款则出现了明显的增加。

未来,居民在家庭资产配置上要进行适当调整,减少对房子的配置比例,逐步增加对权益资产的配置比例,特别是对资本市场化配置比例,这是大势所趋。美国家庭资产配置与我们刚好相反。据统计,现在美国家庭资产受益于股价上涨,配置股市的占比高达50%以上,而配置房子的占比不到30%。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居民投资于资本市场的比例远远高于我国家庭资产配置资本市场的比例。当然,这也与我国资本市场不如美国资本市场成熟有关。另外,我国养老金特别是居民个人养老金投资于股市的比例还比较低,未来,随着个人养老金的规模逐步增大,以及国家养老金、社保、保险等机构投资者逐步增加对权益的配置比例,将会提高居民家庭资产配置资本市场的比例。我国未来的配置趋势应该是减少对房子的配置比例,而增加对优质股票或者优质基金的配置比例。

从投资机会来看,科技股、消费股以及红利股值得关注。

一是科技股。今年以来,科技股领涨,科技股的上涨其实代表了经济转型的方向。工信部在前两年就把人形机器人定位为未来产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4月25日,我在上海参观了中国人形机器人生态大会,亲眼见到了很多机器人以及上游零部件公司的展览,感觉这个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有可能成为我国继家电、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第四大产业赛道。因此,对于人形机器人等AI板块,大家可以继续配置,可以通过配置相关股票或主题投资基金来抓住机会。在港股方面,可以重点关注以恒生科技指数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受益程度比较大,并且在估值上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二是消费股。科技股行情产生赚钱效应后,会产生扩散效应,带动更多的白马股出现回升,比如消费白马股。5月19日,茅台股东大会举办,吸引了上千名股东参加,由于工作安排,我不能亲自到现场,但看到大家对品牌消费品的关注度依然很高,今年私募大佬林园也再次出席了茅台股东大会。品牌消费品具有品牌价值,同时盈利相对稳定,经过多年的调整,估值也低于历史平均估值,已具备一定的表现机会,从长期来看,品牌消费品依然值得关注。

三是红利股。除了科技和消费之外,还要关注一些稳定增长的红利股。目前市场还未到单边上涨的大牛市,而是处于震荡市中。一般在震荡市里,一些大资金会关注低估值高股息的红利板块。近期银行板块很多个股创了历史新高,也反映出这样的投资偏好。近期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健康发展的相关文件要求,对于偏离业绩基准较多的基金经理可能要在薪酬上进行限制,这将使一部分偏离基准的公募基金调仓到一些像银行等大盘蓝筹股上,客观上提升了蓝筹股的短期表现。从长期来看,以银行、电力为代表的低估值高股息板块,分红较高,业绩增长稳定,也符合一些大资金的要求,所以这些板块的短期强势实际上也有长期的逻辑支撑。这些都是目前投资者可以关注的投资方向。

很多城市买房不如租房划算

《中国经营报》:对于不同年龄段(30岁职场新人、40岁家庭支柱、60岁退休人群)资产配置策略有何不同?

杨德龙:根据人的生命全周期理论,资产配置应随着年龄变化而动态调整。年轻阶段,尤其是30岁以下的人群,由于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充足的时间窗口,更适合参与一定比例的高波动性权益类投资;随着年龄增长,应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占比,转向更稳健的固定收益类产品配置。至退休阶段,权益类资产应占比较低,以保障资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确保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

对于3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言,更重要的是锻炼投资能力,培养理性认知,并具备一定的容错空间。即使投资过程中出现失误,也不会对长期生活构成根本性影响。因此,他们可以考虑将约50%的资产配置于权益类资产,如股票、基金等;约30%配置于低风险产品,如理财、固收类工具;剩余20%则可以配置在黄金这类抗通胀、具有保值增值属性的硬通货资产上。

随着年龄的增长,资产结构应逐步趋于稳健。例如,40岁左右的人可以将权益类资产占比控制在40%左右,50岁则进一步降低至30%。这样的调整有助于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性,增强抗风险能力,从而更好地保障中老年阶段的财务稳定与生活质量。

《中国经营报》:我们刚才也聊到,过去房子在资产配置里占比很高,现在情况也在慢慢改变。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年轻人,是该拿钱去买房,还是做投资?

杨德龙:对年轻人来说,如果父母给予的资助并不充足,我认为不宜轻易买房。首先,目前房价的上涨预期已经发生变化,房产的投资回报率不如从前。其次,一旦背上较重的房贷,偿还本息的压力可能会对日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对于收入尚不稳定的年轻人来说,甚至可能变成“房奴”。

过去房价涨得快,大家对房租回报率关注不多,很多一线城市的租金收益率甚至不到2%。但当时由于房价持续上涨的预期,这种低回报率并不令人担忧。而现在,随着房价预期趋于平稳,甚至在部分城市出现下跌,加之人口负增长的影响,房地产的黄金投资期已经过去,因此购房的紧迫性也在下降。

事实上,在很多城市,买房并不如租房划算。租房不仅成本更低,也避免了高额房贷带来的负担。所以,年轻人不要急于买房。年轻阶段更重要的是保留试错的机会,可以考虑将资金用于投资、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或是争取一些财产性收入,从而为未来积累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经营报》:降息是否影响养老金投资策略?老年人在投资方面该如何应对?

杨德龙:对于老年人而言,由于已处于退休阶段,基本不再有新增收入,主要依靠退休金和过去积累的储蓄或不动产,因此在投资上需要格外谨慎。此时的资金多是“一生所得”,承受风险的能力有限,投资策略应以稳健为主。

在资产配置上,可以将小部分资金投入于股票或基金等具有一定波动性的权益类产品,用于适度提升收益;而大部分资产应配置于低风险、稳健回报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如债券基金、货币基金、黄金等。

如果将大部分资金投入高风险资产,一旦市场波动导致较大亏损,往往难以通过未来收入或时间进行修复。因此,老年人在投资中应始终以风险控制为首要原则,降低投资组合的整体波动性,以保障晚年生活的稳定与安全。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冒牌"创想集团"资金盘骗局大起底,明显就是个一轮圈的盘子
« 上一篇 15小时前
指数月报|美丽中国ESG指数与碳中和指数3月趋势与收益
下一篇 » 17小时前

文章评论

首席来了|前海开源杨德龙:年轻人不要急于买房,把握权益市场投资机会...

在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外金融市场持续震荡的背景下,叠加存款利率不断下行,投资者面临的挑战在加剧。投资者如何顺应方向调整资产配置?怎么平衡收益和风险?5月20日,在《中...

首席来了|前海开源杨德龙:年轻人不要急于买房,把握权益市场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