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息差降速刹车!一季度银行业发力普惠赛道,板块市值冲高10万亿

2025-05-21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广州报道 今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展现出“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的发展态势。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5年一季度银行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一些备受市场关注的关键指标出现企稳好转迹象,其中一季度净息差跌至1.43%,但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2024年全年降幅,2025年一季度同比降幅出现明显收窄。在多重消息的刺激下,近期上市银行股价接连刷新历史高点,A股银行板块总市值突破10万亿元。

净息差降幅收窄

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达458.3万亿元,同比增长6.7%。其中,大型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为198.5万亿元,同比增长7.3%,占比43.3%;股份制商业银行本外币资产总额75.5万亿元,同比增长5.2%,占比16.5%。

在服务重点领域方面,银行业成效显著。一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同比增长12.5%;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7955亿元。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怀斌表示,一季度我国银行业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银行业规模稳步增长,风险抵御能力整体充足。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复苏,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中国银行业适应当前宏观环境并取得了较为稳健的经营成绩。二是银行业持续适应监管要求,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目前,银行保险业积极调整经营策略,促发展、惠民生。服务实体经济保持应有力度。结合人民银行公布的信贷数据来看,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178.35万亿元,同比增长9.3%。其中,银行与科技型企业和设备更新项目签订的贷款合同金额突破1.4万亿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同比增长15.1%;普惠小微贷款余额34.8万亿元,同比增长12.2%;绿色贷款余额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7%。三是银行业将进一步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持续保障实体经济行稳致远。当前,我国银行业业务规模稳步增长,流动性水平合理充裕,风险抵补能力充足健康,尽管盈利能力面临一定挑战,但具备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经营基础。

光大银行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开年以来经济延续修复态势,实体融资需求及信用活动扩张的持续性、稳定性与去年同期相仿,信贷投放前置且强度较大。2025年一季度信贷投放延续“对公强、零售弱”特征,重点领域信贷投放力度不减。

央行数据显示,一季度对公中长贷累计新增5.58万亿,占新增贷款比重57%,高于2020年至2024年同期均值55%。

净息差一直是市场关心的重点,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延续下行态势,但在结构性调整中显现企稳信号。数据显示,继2024年四季度触及1.52%的历史低点后,今年一季度净息差进一步下探至1.43%,创历史新低。不过,值得关注的是,相较于2024年全年降幅,2025年一季度同比降幅出现明显收窄。

万联证券分析师郭懿表示,一季度净息差环比下降9BP,降幅较2024年一季度-15BP的环比降幅有所收窄。

广发证券银行分析师倪军表示,今年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43%(环比下降9bp、同比下降12bp),相较2024年一季度上市银行净息差1.54%(环比下降15bp、同比下降20bp),环比、同比降幅分别收窄6bp、8bp。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33%、1.56%、1.37%、1.58%,环比分别变动-11.4bp、-5.8bp、-0.9bp、-14.7bp,国有行、农商行息差环比降幅更大。展望2025年全年,预计息差降幅逐季企稳,整体优于2024年。

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稳健

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1574亿元;不良贷款率1.51%,较上季末上升0.01个百分点。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首席专家、主任曾刚表示,导致不良贷款反弹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恢复节奏仍有波动,部分行业和区域企业经营压力犹存;信用风险出清持续推进,不良认定和暴露更加彻底;叠加普惠小微、涉农等重点领域贷款扩张,风险管理压力加大。

兴业研究金融业研究部高级研究员吕思聪的观点则认为,从资产质量情况来看,2025年第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51%,较2024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但是关注类贷款环比下降0.04个百分点。考虑到《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过渡期即将结束,部分银行尚需参照相关要求增列部分贷款进入不良贷款之类,因此不良贷款率环比上升或与部分银行不良贷款认定趋严相关。2025年第一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08.13%,较2024年末下降3.06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银行保险机构各项业务有序开展,主要监管指标均处于健康区间。在5月7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介绍,从前4个月看,银行资本充足率、保险偿付能力充足率保持稳中向好态势,不良贷款率同比下降约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同比上升约10个百分点,行业安全垫持续增厚。

“短期内,不良贷款率可能继续小幅波动,但随着经济结构优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以及银行加强风险管控,中长期不良贷款风险有望得到有效缓释,整体信贷资产质量将保持相对稳定。”曾刚在采访中表示。

从A股上市银行来看,42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情况保持良好。截至2025年一季末,共计16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维持在1%以下,其中,成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66%,其次是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常熟银行,不良贷款率均为0.76%。

较上年末相比,19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维持上年末水平,仅6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出现上升,其中,厦门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增长相对明显,较上年末增长0.12个百分点。西安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最多,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软银计划通过150亿美元银团贷款加码AI投资
« 上一篇 15小时前
诺诚健华:坦昔妥单抗(tafasitamab)联合来那度胺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在中国上市申请获得批准
下一篇 » 15小时前

文章评论

净息差降速刹车!一季度银行业发力普惠赛道,板块市值冲高10万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广州报道 今年一季度,我国银行业展现出“稳增长、调结构、控风险”的发展态势。近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5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一些备受...

净息差降速刹车!一季度银行业发力普惠赛道,板块市值冲高10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