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深圳11区经济一季报:南山GDP超2500亿,7区增速跑赢全市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思琦深圳报道
近日,深圳各区陆续公布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从GDP总量看,一季度有4个城区GDP超千亿。其中,作为“广东经济第一区”的南山一季度GDP达2518.25亿元,占全市(8950.49亿元)超1/4,依旧居“断层”第一;福田区以1457.15亿元位居第二,龙岗、宝安次之,分别达1350.47亿元、1223.64亿元,三者相对接近,各自相差100亿元左右。
从GDP增速看,表现亮眼的多为“新区”。一季度,深圳有7个城区跑赢全市平均增速(5.2%),其中,作为东部“飞地”的深汕特别合作区以40%的增速“遥遥领先”,大鹏新区、坪山区GDP增速也达到两位数,分别为11.7%、11.4%。

“经济大区”加码服务业
一季度,深圳南山、福田、龙岗、宝安GDP突破千亿,其中福田、宝安GDP增速跑赢全市,四个“经济大区”开局良好。
具体来看,去年南山区以9500.97亿元GDP站在了“万亿城区”门口,有望在今年成为继上海浦东、北京海淀之后的全国第三个“万亿城区”。而在一季度,其GDP已突破2500亿元,单区GDP占全市比重超1/4,在深圳各区中维持“断层”第一。
具体来看,一季度南山区GDP为2518.25亿元,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0.23亿元,同比增长22.3%;第二产业增加值474.84亿元,同比增长2.3%;第三产业增加值2043.18亿元,同比增长5.0%。
因腾讯、中兴通讯等龙头集聚,南山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尤为明显,互联网和软件信息产业规上企业近1500家,占全市比重超六成。一季度,南山区2043.18亿元的三产增加值占到全市(5994.19亿元)的34.1%,与第二名的福田拉开了超700亿元的差距。
一般而言,软件与信息服务、网络与通信等南山区优势产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范畴。而与生活性服务业密切相关的消费,南山区亦表现不俗。
一季度,南山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51.35亿元,同比增长11.5%。除福田区未公布增速,南山在10个区中社消零增速排名第三。从周末人流如织的万象天地、海岸城和世界之窗,足以看出南山不再只是“搞钱”之地,更是消费娱乐之选。
再看福田、龙岗、宝安三区,咬合较紧的“竞争”仍在持续。
去年,福田、龙岗两区GDP均接近6000亿元,规模差距仅47.55亿元。今年一季度,福田区GDP达1457.15亿元、龙岗区1350.47亿元。
紧随其后,宝安区一季度GDP达1223.64亿元,增速达6.8%,高出全市1.6个百分点。细分来看,宝安区第二产业增加值567.89亿元、同比增长7.0%,规上工业增加值也增长了6.7%,增速均高于全市水平。
作为深圳工业强区,宝安的第二产业表现亮眼不足为奇。更具“反差感”的是,其第三产业增加值达655.60亿元,同比增长6.5%,亦高出全市0.5个百分点。
展望接下来三个季度,第三产业的增势仍值得期待。腾讯全球总部基地“企鹅岛”的建成投用,有望引来更多“腾讯系”企业布局宝安,带动该区数字创意、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增长;拥有全球规模最大、国内落差最大室内滑雪场的“前海冰雪世界”也将于年底开业,有望显著拉动宝安乃至全市文旅服务消费。
“车轮”上的“新区”竞速
从GDP增速来看,今年一季度,深圳有7个城区跑赢全市(5.2%)。其中,三区增速达到两位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深汕特别合作区(40%)、大鹏新区(11.7%)、坪山区(11.4%)。
作为“后起之秀”,近几年,坪山、大鹏、深汕虽GDP总量不大,但增势较为可观。而三者背后,都离不开“链主”比亚迪的强势带动。
一季度,深汕第二产业增加值达59.33亿元,同比增长54.3%;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3%,其中,规上工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4%,汽车制造业增加值更是大幅增长110.6%,较深圳全市高出54.3个百分点。
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已在深汕投资超过315亿元,建设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二、三、四期项目,满产后年产值预计超过2200亿元。目前,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一期零部件项目满产,二期整车项目西地块全面投产,三、四期项目正在建设,其中四期项目于2024年11月签约,已在近期完成厂房交付。
作为比亚迪总部所在地的坪山区,一季度的经济表现同样不俗,第二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5%,分别高出全市9.2、13.3个百分点。
如今,坪山区已形成规上企业产值破千亿的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智能车、创新药、中国芯”先进制造业集群。
近日发布的《坪山区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显示,为将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今年坪山区将推动不少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包括支持比亚迪加快建设动力电池研发中心、风洞中心、新三大实验室等项目,推动耀石锂电固态锂离子电池中试线量产;建成投产捷佳伟创半导体装备产业园、光弘科技智能园区等项目,开工建设麦捷科技智慧园三期、拉普拉斯总部基地等10个亿级工业项目。
至于大鹏新区,此前多以滨海生态旅游“出圈”,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的增速也验证了其文旅实力。同样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其第二产业增加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实现了14.5%的高增长,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45.37亿元,增长23.2%。
目前,大鹏新区重点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大健康、海洋、旅游“4+1”产业集群,拥有比亚迪半导体、比克电池、深圳国际生物谷大鹏新区海洋生物产业园等头部企业和创新载体。
据《大鹏新区2025年管理委员会工作报告》,今年将开工建设比亚迪葵涌园区提容项目,壮大车规级半导体产业;聚焦医疗旅游,深化与河套、海南博鳌乐城合作,支持细胞与基因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引进境内外医疗机构和生物医药企业2家以上;同时切入AI、低空经济等新赛道,推动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基金,引进AI企业5家以上。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评论
透视深圳11区经济一季报:南山GDP超2500亿,7区增速跑赢全市...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陈思琦深圳报道近日,深圳各区陆续公布2025年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从GDP总量看,一季度有4个城区GDP超千亿。其中,作为“广东经济第一区”的...
透视深圳11区经济一季报:南山GDP超2500亿,7区增速跑赢全市...